我們知道鍛煉身體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。然而,說到心理健康,可以不一定不要強度大的鍛煉,只需要悠閑的散步即可提升幸福感。
來自曼斯菲爾德的研究人員發現,只要來一次悠閑的散步,就可以改善情緒并提高主觀幸福感,尤其是平時久坐不動的成年人尤為如此。

該研究的首席作者將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《健康心理學雜志》上。
雖然已有一些研究表明,身體活動有益于心理健康,但研究者指出,目前尚不清楚身體活動強度是如何影響主觀幸福感的。我們一般將主觀幸福感定義為一個人對其生活自行做出的評價。
研究人員通過一項進一步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這種關聯,該研究包括419名健康的中年人。
所有參與者在其臀部佩戴一個加速度計,對其身體活動進行為期4天的持續監測。
此外,還讓參與者完成一份問卷,詳細了解他們的日常鍛煉習慣,心理健康,抑郁水平,是否經歷過疼痛及其嚴重程度以及疼痛擾亂日常活動的程度如何。
研究人員發現,久坐不動的成年人極其主觀幸福感最低抑郁水平最高,這表明缺乏身體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不利。
總的來說,研究小組發現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表現出更多的主觀幸福感。然而,身體活動的好處因活動強度而異。
例如,低強度活動與更多主觀幸福感和更低抑郁相關,而中等強度活動則與更多主觀幸福感和疼痛嚴重程度降低有關。
該研究將低強度活動定義為一次悠閑散步,不明顯增快心率和呼吸,或是沒有明顯出汗。中等強度活動定義為在15-20分鐘內行走一英里,心率、呼吸和出汗略有增加。
值得注意的是,該研究結果顯示,久坐不動的成年人,將他們的活動水平增至輕或中度則表現出最多的主觀幸福感增加。
然而,劇烈活動——定義為13分鐘內慢跑或快步走一英里,非常明顯地增快心率、呼吸和大量出汗——似乎對主觀幸福感沒有什么影響。然而,研究人員說道,這并不一定是一項不好的發現。
所以有時間不妨悠閑散步一會吧~
中華試劑網(www.88839178.com)